首页

综合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综合新闻 >> 正文

普音流韵润昔阳 青春解码著新章 ——“E 言益行 昔阳推普”实践队赴昔阳开展推普赋能行动

发布日期:2025-07-13    点击: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,7月6日至11日,作为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,我院“E言益行 昔阳推普”实践队赴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,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推普实践之旅。短短一周时间,实践队发挥专业优势,围绕推普攻坚、科技赋能、红色研学、助农惠民等多维度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,用青春力量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

语言筑基:架起城乡沟通桥梁

实践队深知推广普通话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,多措并举开展推普工作。在大寨村,以及昔阳县商贸枢纽红旗一条街周边区域,队员们深入调研,锁定杂货铺、菜摊、老街坊交往等语言应用场景,收集有效问卷80余份,建立起昔阳方言-普通话对照数据库,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推普意义。

针对发音不准、地域词汇转换难等问题,实践队在大寨村开展分层推普行动。青少年普通话课堂上,互动教学方案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提升能力;针对村民的普通话应用讲座,通过“电商直播情景模拟”“乡村旅游接待对话”等实用场景,助力村民在生产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普通话。

编程启蒙:播撒数字未来种子

实践队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,为当地6 - 15岁学生打造分层式青少年编程启蒙教学活动。针对小学低年级组,以“动画角色对话”为切入点,引导孩子们在拖动积木块的互动中理解程序顺序结构,悄然播下计算思维的种子;面向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组,则通过设计交互式小动画展开教学,让孩子们在亲手创作的过程中深度感受编程的创造魅力。这堂“指尖魔法课”点燃了乡村青少年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,为乡村振兴储备了充满潜力的 “数字生力军”。

红心铸魂:行走课堂淬炼担当

实践队赴大寨展览馆、西峪惨案纪念馆和昔阳县国防教育公园开展“铭记历史,砥砺前行”主题教育活动。在大寨展览馆,队员们在黑白照片、斑驳农具前感悟“七沟八梁”奋斗史诗深刻体悟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”的大寨精神。在西峪惨案纪念馆中,队员们凝视历史照片、锈迹斑斑的武器与复原的惨案场景,切身体会到和平的珍贵与民族自强的必要。在国防教育公园,大家在知识展板前研读,在退役装备模型旁沉思,深刻体悟“居安思危”的分量

智惠乡野:三维赋能乡村发展

实践队走进田间地头,与村民一同并肩躬身除草、挥锄松土,在劳作间隙用普通话交流农耕经验,开展沉浸式“劳动 + 推普”助农活动,让普通话在农耕交流中自然传播。与此同时,实践队开展“科技暖心”电子设备维护行动,走进村民宅院和村委会办公场所,现场解决手机系统优化、电脑故障检修等实际问题。在乡村记忆数字化工程中,队员们协助村委干部对大寨村 150 余件珍贵历史资料——劳模奖状、梯田规划图等150余件珍贵史料进行数字化转化,构建起标准化乡村记忆数字档案库,以科技手段守护乡土历史脉络,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数字化动能。

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,“E 言益行 昔阳推普”实践队以推普为纽带促进城乡沟通,以编程启蒙培育乡村数字力量,以红色研学厚植家国情怀,以助农与技术服务赋能乡村发展。这场知行合一的征程,不仅为昔阳注入"科大智慧",更让青年学子读懂时代责任——在强国建设的赛道上,每个代码字符都能成为改变乡村的力量,每次方言矫正都在编织共同富裕的纽带。